“然後我給你打手機,你沒接,然後我以為是打錯了號。”
“然後我回了家,然後看到未接來電中有你打的手機,然後我趕快撥過去,你又沒接,然後我以為你生氣了。”
“然後你沒接我的手機,然後我就和朋友一起K歌去了,然後你打手機我又沒聽到。回宿舍看到了你打來的手機,然後我想打過去,又怕你睡了吵到你,然後就沒回。”
推荐文章:
生日禮物的選擇懷孕期間適合和不適合的運動暗夜的燈火場景很飄渺燒鵝的故事防癌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然後第二天是星期天我一早就搭車到武昌去找你,然後我們一起到東湖、到戶部巷玩了一天,然後一直到最後一趟車我才回漢口,然後同事都笑我”
前些時,在漢口坐公交車回老家,相鄰而坐的是兩個青年男女,從他們的的交談中判斷,兩人的關係介於朋友與情侶之間。從一坐下開始,兩人便不停頓地說話,從打手機的誤解到雙休的遊玩;從兩人的工作、收入,到高中時的同學;從對自己上司的評價、個人的人生目標到房價的走勢;從國家大事到家鄉傳聞;從愛情的意義到經濟的發展,全部涉獵,話題之廣,語速之快讓一旁的乘客對兩人的才識之高、見識之廣深為嘆服。因為與筆者同坐一排,所以不管筆者願不願意,他們的每一句話都是直入筆者耳底。幾分鐘後,筆者就听出了道道:這兩人無論說什麼,每句話都要加“然後”怎麼怎麼了,接著又是“然後”怎麼怎麼了。開始還沒什麼感覺,聽了一會便到有些難以入耳。看看兩人前後左右的乘客,發現皺眉不快者有之、側目而視者有之,扭頭窗外者有之、把耳機塞上者有之。筆者幾次想提醒二人低聲點,但一是與二人陌生,二是看二人興致很高,所以也就一直忍受,直到一個多小時後有人下車了,我這才趕緊挪到離他們遠遠的地方。
回家後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朋友笑我要么是太遲鈍了、要么是太老土了。朋友說現在這種“然後”式的語法是一種流行語式,而且流行了好幾年了,說話不頻頻的說“然後”就是落伍的表現。朋友的話讓我想起現在一些年青人說話,“然後”出現的頻率的確比起我們這一代人是高了很多,只是過去沒有像這次乘車時這麼近距離的、安靜地聽別人談話,感覺不是很強烈。
那以後,我就特別留心了一下,很大一部分年青人在與人交談焊,言必稱“然後”,話必說“然後”,好像不“然後”就沒力度,不“然後”就沒味道,不“然後”就沒方向,不“然後”就沒話說。
“然後”是個連詞,表示一件事之後接著發生另一件事,或者是做完一件事後再做另一件事。也就是說在表述兩件相連的事時才使用,但在現在年青人的話語中,這個意義已經淡化了,變成一個用得太多、太濫時髦的語氣助詞,其實大家在靜下來後都不習慣、都不看好“然後”的濫用,但大家都在濫用“然後”,原因何在?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外衣,”語言是生活的真實投影。 “然後”的氾濫實際是現實過於逼仄、生活節奏緊張的拆射,是公眾對未來缺乏信心、不能把握,總想盡可能地多抓住些什麼的心態反映。
這些年社會發展迅猛,物質日益充裕,財富快速增長,絕大部分人不再為吃穿發愁。但是,這些並沒有讓人們有閒適的心情,有樂觀的情緒,有優雅的生活。相反,許多人都感到鴨梨山大,都認為現實的茶几上盛滿了杯具,都覺得一年的所得不敵房價上漲一個小數點,一生的財富都化成了房子的夢想。是富人生活在焦慮之中,中產階級生活在焦慮之中,窮人更生活在焦慮之中。是有房子恐慌,無房子也恐慌。
更讓人憋屈的是:現在衡量人成功與否的標準,除了看你是不是當了大官、掌了大權之外再就是看你有沒有香車豪宅、有美女相伴。因此,大家都是拚命地掙官、玩命的掙錢,發瘋地買房。
這種殘酷的現實,焦慮的心情無形之中也傳遞到年青人身上,在社會的驅使下,在家長的期待中,他們從學生時代起,就一刻也不敢鬆馳自己的神經,一切都以考高分、進名校為目的,考不到高分、進不了名校,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進入社會的青年人或是以漂洋過留洋歐美為目的,或是以事少年多離家近為目標。拼爹、拼娘,拼舅、拼姨,拼學歷、拼體力,實在沒什麼可拼的就拼命。很少有人停下腳步、靜下心來梳理情緒,整理心情,閱讀經典,思考問題,探尋去路、檢視來路。拼命的想抓點什麼,佔有點什麼,唯恐一個噴嚏就讓可以抓住的機會飛掉了,一個眨眼就讓手中所握變沒了。這個還沒抓住就想抓住下一個,前面的還沒嚼碎後面就接著往口中扒。大家目的都是明確的,就是盡可能多抓住些什麼,盡可能多獲得些什麼。但思想都是零碎的,知識都是零散的,思維都是跳躍的,語言都是碎片的。表現在說話時就是頻頻的“然後”,彷彿只有“然後”才能表達心情,只有“然後”才能正常溝通,只有“然後”才能說得流暢,只有“然後”才有真實感、才有安全感,所以,“然後”之後又“然後”。
不僅是人們在交流時愛“然後”,就連音樂也愛“然後”,據我所知,這幾年以“然後”為歌名的中文歌曲就有三首,這三首又各有千秋。其中一首唱道:“然後得到抱歉、,然後得到眼淚滿臉,然後得到自己總給自己自我欺騙,然後笑也不甜,然後也不能說再見,然後只是一個不知有何意義,話與話的連接點,然後笑也不甜,然後也不能說再見,然後笑也不甜。”
這說出了“然後”流行的緣由,但真正說出“然後”本質、說出“然後”流行癥結的,還是另一首歌中的這一句:“然後,大概再沒然後!”
帶著傷心旅行Plötzlich敢於說“不”的勇氣ノーと言える勇気起こったことはもう元に戻らない Obama Speech to ThanksgivingOBAMA SPEECH 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China considers end to mandatory animal testing on cosmeticsMontmartre, son Sacré-Cœur, ses toilettesconnaître leurs préférences